English

机遇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999-08-27 来源:光明日报 罗妮丽 我有话说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机遇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能否抓住机遇,从一定意义上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十年内乱”一结束,邓小平同志就根据8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重新提出并反复强调机遇问题。他认为,虽然“世界很大,复杂得很,但一分析,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加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所以,他一再强调“机遇存在着,问题要善于把握”。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他针对一些工作上的摇摆和思想上的争论,反复告诫全党:“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以是否把握历史机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精心设计机遇发展战略中,邓小平针对“十年内乱”留下的思想混乱和经济落伍两大难题,大力拨乱反正,以确立新的治国方略。为解决第一个难题,他着力把人们从假马克思主义和“两个凡是”的藩篱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机遇战略的制定和贯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解决第二个难题,他把我国逐步从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误区中解放出来,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机遇战略构筑了整体框架。

在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下,邓小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求”其中之“是”,特别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科学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他看来,我们所做的全部事情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因此提出了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检验我们的工作。通过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廓清迷雾,拨乱反正,全党及时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

邓小平在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上,特别强调:第一,要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发展速度。他认为太急不行,太慢也不行,但“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第二,要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出发,注重综合国力的增强。他认为,实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的整体实力就会大大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实践着邓小平的机遇战略思想,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跨世纪的征途上,对于我国来说,机遇与挑战依然并存。从国内来说,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在市场机制、所有制结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我们抢抓下一步机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在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如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再就业和新就业压力增大、资源浪费较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成为实施跨世纪战略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由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我国经济已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另一方面,新的霸权主义又有抬头,局部地区的战火此起彼伏,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日益激烈,西方发达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强盛起来而总是想方设法对我们进行限制,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会遇到更多的经济磨擦,也会遇到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这些都将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所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运用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世纪之交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并告诫全党:“能否抓住机遇,历史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惟有如此,才能把一个更加繁荣富强文明稳定的中国带入21世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